鳴鐘 黃璐 王婷婷 王綺蓼/文
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。孔子倡導的儒家思想,兩千多年來一直影響著東方人的人生價值觀念和治國為政思想。9月28日,甲辰2024孔子誕辰2575週年祭孔大典暨西昆孔子禮樂文化節在管陽鎮西昆村德成學校舉辦。儀式上,伴隨著肅穆的鼓聲與悠遠的鐘鳴,各界人士代表恭敬地誦讀了祭文,並依次進行了三獻禮、鞠躬禮以及敬獻花籃等環節,以此緬懷至聖先師孔子,共同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。
西昆村:國學遺風潤山鄉
西昆村作為「江南孔裔第一村」,保留有較為完善的孔子文化與民俗,在福建名村中獨具特色。
西昆村位於福鼎市西北部,地處太姥山西麓山間盆地,與福鼎、柘榮兩市縣交界,距離福鼎市區30公里。這裡周邊群山連綿起伏,背有主山為靠,前有溪水環繞,西昆村曾獲評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」「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」「省第五批生態村」等稱號。
西昆村裡生活著800多名孔子後裔,以孔子第七十四世「廣」字輩為長,現有輩序是廣、昭、憲、慶、繁、祥、令,與山東曲阜孔氏一脈相承,是江南最大的孔子後裔聚集地。
據《西昆孔氏家譜》記載,清康熙年間,孔子第64代孫孔尚榮、孔尚志兄弟,為躲避戰亂,從山東輾轉遷居福鼎西昆。「北有山東曲阜,南有福建西昆」,這裡由此成了孔子後裔在江南最大的聚居地。
西昆孔裔都自覺傳承儒家文化,在村裡創辦了福鼎最早的儒家書院,讀書重教風氣濃厚,人才輩出。為傳家立世,孔家世代提倡「崇儒重道,好禮尚德,讀書明理,出孝入悌,克己奉公」。
西昆村至今有保存完好的孔氏家廟、孔姓歷代墓葬,無聲無息透露著他們和孔子之間的血脈相連。建於清代的孔氏家廟大門兩旁,仍立有清光緒癸巳歲貢孔廣敷等人的旗桿,旗桿夾上的每一塊石碑都承載著祖輩的奮鬥史。廟內,原來懸掛著清朝乾隆帝欽賜的「至聖裔」藍底金字牌匾,現已收起,以仿製品代之。正廳是祭孔等重大活動的主要場所,面闊五間,進深四柱,正中為孔子像,孔氏後裔每次經過,總要對其鞠躬行禮。
西昆村原有孔氏古厝7座。其中一座毀於多年前的火災,名曰「下新厝」,兩處院門上分別提書「走必循牆」「世篤二南」。相傳,循牆而走是孔子的一種生活哲學,而「世篤二南」是孔子的政治理想。
西昆孔氏注重教育,傳承儒家風範,每年村中都有考上大學的喜報。為了賡續中華文脈,2008年,名字取自孔子第77代孫、襲封31代衍聖公孔德成先生的福鼎市德成學校,在西昆村這個儒家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學沃土上扎根。走進該校,校內處處可見國學元素:屹立於操場正中央的孔子塑像,莊嚴而肅穆,師生每次經過跟前便會鞠躬行禮;教學樓前寫著《禮運大同篇》,格外引人注目;來往的學生和老師互相鞠躬問好……整個校園內縈繞著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。
「我們積極讓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,開設經典詩詞誦讀、書法、國畫、太極、禮儀文化、圍棋和象棋等傳統課程,讓國學成為學習和生活的樂趣,最終轉化為優良品德和性格。」德成學校校長張騰萬說。
在這裡,《論語》《禮記·學記》《大學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等經典誦讀、禮儀學習、茶藝、武術、古琴、書法……一系列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教習內容融合進教育教學中。學校還每年舉辦「孝親尊師夏令營」活動,並參與西昆村祭孔典禮,用多種方式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於學生的養成教育實踐中,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守規矩、懂禮貌、求上進的品行。
拂去歷史的塵埃,回望發展歷程,不難發現,西昆村充滿了歷史厚重感和文化沉澱感,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存在。子曰:逝者如斯乎,不捨晝夜。2500多年過去了,聖人如水遠逝。然而西昆村內,孔子的千年智慧的歷史文化積澱,仍令人回味。
文廟:人文教化之聖地
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源遠流長,對塑造中國文化和歷朝歷代的社會統治都起著重要作用,影響中國兩千多年。歷代封建王朝對孔子尊崇備至,把修廟祀孔作為國家大事來辦,唐以後,規定州、府、縣的治所都應建有孔廟或文廟。
今天的市醫院古城院區所在地,曾矗立著一個宏大的建築群,就文化與精神的角度而言,它甚至比位於北面的縣衙還要高崇。這就是文廟及以其為核心的一組建築。
編纂於清嘉慶年間的《福鼎縣志·學宮》載:
「文廟在邑治南關外。國朝乾隆四年設縣,六年,知縣傅維祖奉文建。中為大成殿,東西翼以兩廡。殿之南為戟門,戟門左為名宦祠,右為鄉賢祠,又南為欞星門。門之外為泮池,繚以宮牆,大成殿左為崇聖殿,殿前為奎光閣,又前為省牲所。」
孔廟的祭祀是中國人文教化的重要形式。唐朝以後,歷代政府將弘揚與踐行孔子思想的傑出人物也在孔廟供奉,他們中有孔門弟子,更多的是歷朝歷代的儒學大師。文廟祭祀孔子及歷代聖、賢、哲、儒,是孔子和儒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象徵,在傳承傳統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是傳統中國歷代知識精英的心靈家園。
福鼎於清乾隆四年置縣,草創之初,文廟的建設當在待興的百業之中。第三年,即乾隆六年(1741年),首任知縣傅維祖奉文、依規動工興建文廟。其後任何翰南、蕭克昌等均曾籌款重修。
文廟包括大成殿、兩廡廊、戟門、名宦祠、鄉賢祠、崇聖祠、奎光閣、省牲所(朱文公祠)等一組建築。佈局如下:
大成殿位於文廟中部,中心位置,懸掛有清代帝王御書匾額,有康熙皇帝御書「萬世師表」、乾隆皇帝御書「與天地參」、嘉慶皇帝御書「聖集大成」等。殿正位祀「至聖先師孔子」。殿之南為戟門(大成門),戟門左側為名宦祠,祀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名宦59位,戟門右側為鄉賢祠,祀宋、清兩代鄉賢4位。戟門南為欞星門,門之外為泮池,泮池前環繞著宮牆。
大成殿左邊是崇聖殿,正祀5位,崇聖殿前為奎光閣,再往前是省牲所。乾隆五十三年(1788年),監生施斌魁重修,將省牲所改為朱子祠。民國版《福鼎縣志》卷二十《祠祀志》載:
「朱子祠,在治南關外文廟左,歲春秋二仲上丁日致祭。」
文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「廟中有學,學中設廟」「廟學合一」,既是祭祀先聖先賢之所,也是學宮,是一府一州一縣的最高學府。廟是學的信仰中心,學是廟的存在依據。這種「廟學合一」建制有助於學子在對先聖先師頂禮膜拜的氛圍中耳濡目染,潛心研讀儒家典籍,從心靈深處感知、領悟儒家文化精髓。
所以在文廟建成後又在廟的西側擴建了縣學(即儒學,也稱學宮),兩者雙位一體。縣學的主要建築包括:以明倫堂為中心,是為正殿,左右兩側為書齋,明倫堂的北面建有訓導署,南面建有儀門,儀門前還有一道門,叫頭門,頭門前豎有一面照牆。
乾隆十九年(1754年),知縣何翰南重修文廟(學宮)時,在兩旁各增設了一座石砌坊表,樹立了下馬碑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,知縣蕭克昌在明倫堂增設了臥碑,上書《臥碑文》,詳列教條,用以約束在學生員們的日常行為,相當於現在的《學生守則》。今天,我們還能看到時人記述蕭克昌修繕文廟增設臥碑的兩篇文章,一篇是時任縣學訓導、邵武人童珩作的《修建縣學臥碑記》,另一篇是時任福寧郡守李拔應知縣蕭克昌之請所作的《修福鼎縣學記》。
清代的在學生員,要經歷縣、府、院三級考試(統稱童試),通過考試才被稱作生員(別稱附生、庠生),也就是俗稱的秀才(或稱秀士、博士弟子員),從而取得免費入縣學或府學學習和參加鄉試(三年一考,在各省省城舉行,中試者為舉人,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)的資格。生員在校管理相當嚴格,入學後每年要參加歲科考試,成績優等的為廩生、增生,由官府供給伙食費。乾隆年間,福鼎縣學在學生員34人,其中廩生和增生各限10人,附生名額不限。每年還要舉行兩次考試,錄取文武童生各7名。從道光一朝開始,縣學的在生生員人數才有所增加。
如上所述,清代縣學設有訓導一職,且在學宮中專建有訓導署。入縣學就學的生員每月要聽一次訓導講學,即所謂的月課。課前必先拜孔子和背誦《聖諭廣訓》,並接受教官管教,檢查遵守臥碑文的情況,參與朝拜孔子和其他禮節性的祭祀活動。
文廟一直存續到上世紀五十年代。清末廢科舉、倡新學,文廟已不再開展教學活動,不過祭孔儀式仍持續保留。民國版《福鼎縣志》卷二十《祠祀志》先哲類記載:
「孔子廟……舊稱文廟。民國三年,中央政府禮制館新定《祀孔典禮》,不易廟名。所有崇祀名次略經更定,仍於春秋二仲上丁日祀,以太牢。十八年經國民政府改為今名,但就孔誕日(國歷八月廿七日)行紀念典禮。大成殿正位祀至聖先師孔子。」
抗戰期間,蕭宗潛等人創辦福鼎簡易師範學校,即以文廟為校舍,解放前夕停辦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原孔廟、明倫堂、三官堂被拆除,原址上改建為福鼎縣醫院。
文廟,這個封建時代一縣的最高學府和精神聖殿,就此泯然,然而其承載的文化精神與教育理想,卻如同不滅的燈塔,依舊照亮著後世文化精神與教育理想的前行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