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藝附小「藝術小創客週」開跑 落實雙語藝術學習計畫

【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】中華藝校附設雙語小學,是全台灣最早設立雙語教育的小學,美語課程由董事會邀集國立大學教授,共同擬定實施配套,採用全外師授課,校園內建置情境式雙語學習環境,以美國小學最新教材,培養學童啟發、探究及創新的學習思維,冬季創意育苗「藝術小創客週」,即見證藝術教育從小扎根的成果。
中華藝校校長盧昰余表示,台灣雙語政策目標,「提升國家競爭力」與「厚植國人英語力」,該校附小就以多元、創新與國際化學習,讓小朋友重視語言學習態度,認真對待英文的學習,並了解與感受,進而熱愛英文。
所以,「華藝附小EMI雙語藝術學習計畫」,是以厚實學童的雙語能力為基礎工具,結合教育政策議題,推動主題性的系列學習活動。今年寒假首推冬季創意育苗「藝術小創客週」,將高中部實施全雙語教學課程,挑選合適單元,透過小創客週活動,啟發孩童想像力與創意,延伸雙語藝術學習。

「神奇寶貝-寶可夢壓印」老師解說創作方式與應用。(記者吳峙嵩攝)

國小部主任顧文華也說,「藝術小創客週」主要是藝術大手牽小手概念,高中部與國小部教師共同安排課程,包括「創客小鼓陣-擊鼓」、「神奇寶貝-寶可夢壓印」、「小考古學家-木木再生」、「互動唱跳- 創意小Dancer」、「表演超好玩」、「奇幻魔法-視覺暫留」、「奇幻魔法-光柵動畫」及「數位混音-電音DJ」。

「數位混音-電音DJ」讓小學生認識混音工具與混音節奏。(記者吳峙嵩攝)
「奇幻魔法-視覺暫留」同學以團隊合作方式,將創作放在旋轉盤上,轉動欣賞視覺暫留成果。(記者吳峙嵩攝)

顧文華指出,運用視覺藝術、音像藝術、表演藝術等特色課程,透過教師專業社群運作,將單元調整改變,規劃成合適國小部各年級學生學習特質,引導小朋友想像力、創造力、探索力、溝通力跟整合力,保持高度好奇心與學習正能量,讓華藝附小100%的雙語教育,發展成雙語藝術的多元和創新課程。

「表演超好玩」學童肢體表現都能融入戲劇元素,配合老師引導活潑展現。(記者吳峙嵩攝)

而「藝術小創客週」帶來許多驚奇與正向回饋,簡單的教學單元,手腦並用與啟發,讓生活中常見的知識,也能透過巧思重新創作,相互觀摩增加彼此的互動性,讓雙語藝術也能大手牽小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