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學前教育局辦校長與高中生淨零減碳課程 力推減碳教育研習與宣導

【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】趁開學前夕,教育局5日在淨零學院,舉行「校長產品碳足跡證照班」及「高中職學生淨零通識」等相關課程,局長吳立森鼓勵各校力推減碳教育研習與宣導,讓淨零教育從校園扎根,期許師生們了解與記錄個人的碳足跡或碳排量,營造具體減碳成效,使高雄成為淨零減碳永續發展城市。

教育局5日在淨零學院舉辦「校長產品碳足跡證照班」及「高中職學生淨零通識」等課程,教育局長吳立森(第一排中)亦出席。(記者吳峙嵩攝)

吳立森表示,教育局推動環境教育成果亮麗,除每年定期舉辦環境教育成果展,後續也將辦理更多種子教師與高中職學生淨零通識課程及研習,落實推動「淨零教育,從校園扎根」目標。
他又說,高市各級學校參與各項徵選屢獲佳績,例如瑞祥高中參加教育部113年度氣候變遷教育教案設計競賽,榮獲第1名佳績。又如高雄中學在中鼎教育基金會「113年氣候變遷暨永續發展教育校本課程方案徵件活動」,亦得到特優獎,而龍華國中及文府國小,也榮獲優等獎。至於龍華國中和路竹區大社國小,分別贏得經濟部113年「國民中小學推動能源教育標竿學校」選拔南區銀獎及優選獎。
另為擴大扎根學校淨零教育,教育局去年6月也支持屏東鳳凰扶輪社、國立中山大學及壽山國中合作,在壽山國中打造「淨零知識大道」、「淨零美學堂」以及「淨創工坊」等三處主題空間,專注電子廢棄物循環再生工作推動與執行。
這是結合課程教導學生,進行電腦主機重組翻新及安裝,透過電腦募集與修復,將再生電腦送至偏鄉學校,協助偏鄉學子在家進行自主學習,後續也期待能透過教師桌遊培訓,培育更多淨零種子教師,推廣並發展淨零課堂教學。

參加淨零減碳課程的校長們合影。(記者吳峙嵩攝)

教育局更鼓勵各校申辦教育部「建構智慧化氣候友善校園先導型計畫」,透過校園碳盤查、能源管理系統及資源循環措施,讓學生參與校園環境改善行動,並透過探索問題、參與減碳行動,以及設計創新解決方案深入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