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】針對全球風起雲湧的永續發展思維,台灣也訂下2032年減碳目標為減量32%,高醫為此聯手洞視科技,運用邊緣人工智慧技術,與最新Apple M4晶片,發展出「乳房攝影影像品質檢測系統」、「氣管內管異常警示系統」及「心因性猝死風險預警系統」等三大醫療AI模型,為該院打造「低碳醫療」新典範,落實「健康台灣」願景。
高醫副院長盧鴻興指出,身為醫學中心與大學附設醫院,該院始終堅守「以病人為中心」的理念,持續精進醫療品質,今年再度榮獲NHQA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,不僅彰顯在醫療品質的亮眼表現,也展現推動數位轉型的決心。

此外,在永續發展方面,高醫以低碳醫療為切入點,全力打造友善且永續的醫療典範,秉持公平與關懷的核心價值,不僅致力成為智慧暨綠色醫療的領航者,更透過具體行動,落實社會承諾,推動醫療與環境的和諧共生。
因此,高醫為精準診斷病因,於追求醫療高品質時,降低過多的醫療行為,像是早期診斷乳癌的乳房攝影,受檢者最少需拍四張影像以上。但與洞視科技合作開發的「乳房攝影影像品質檢測系統」,能給予拍攝者即時回饋,並進行定期標準化影像品質審查。
此舉讓拍攝更為精準,充分運用AI技術,提升診斷準確性和優化醫療效率,全方位改善病人的就醫體驗。這套系統未來更可運用於乳房攝影巡迴車,深入至原鄉部落,進一步達到醫療平權,善盡高醫的社會責任。
洞視科技執行長塗明達也說,與高醫合作的三大醫療AI模型,不僅展現在AI醫療領域的創新能力,也讓智慧科技在臨床應用,發揮更大價值,末來將把三大醫療模型推廣至各醫療院所及偏鄉地區,使智慧醫療普及化。

另一位高醫副院長林宗憲,也以其心臟血管內科為例,在心因性猝死方面,毫無預警,所以著重開發心因性猝死風險預警系統,期待這個輕量化AI模型,能落實「預防勝於治療」的理念,造福相關患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