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】為謀求教育更為完善,並促進親師共好和諧,由高雄市教師會及高雄市各級學校家長會長協會共同主辦、高雄市中小學校長協會協辦的「2025親師共好教育論壇」,於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講廳隆重登場,包含全市各層級學校的家長、教師、校長近200人與會,針對兩大議題「學習落差」與「情緒教育」,進行熱烈討論。
應邀出席的全教會副理事長何俊彥指出,這場論壇的三個重大意義,「親師合作解決問題」、「面對關鍵難題」及「教師持續精進」。而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蔡淑娟也肯定「親師合作」的重要,同時期待教育局,未來能提供更多協助。
教育局副局長黃盟惠代表與會,對於教師會及家長會長協會合作舉辦這場論壇,表達敬佩與感謝,教育局會更努力也願意,與大家合作,讓高雄的教育更進步。
高市教師會副理事董書攸引言表示,政府雖每年花費超過10億元,進行「學習扶助計畫」、「減C計畫」,但成效卻令人失望:最近一次(113年)的國中會考成績顯示,英文、數學二科,仍有將近三成學生是C(待加強)。
高市教師會教學中心研究員馬向忠則分析,教育現場在執行「降低學習落差」時,所遭遇的「差異化教學」、「學習扶助計畫」,與兼行政教師的工作超載,在引導及支援教師教學,心有餘而力不足,以及情緒問題、學習障礙未及早發現及介入等四大困境。
因此,他提出藉由專家入校、成立社群逐步推展「差異化教學」;強化校長教學領導角色,各校增設「專職教學輔導教師」,成為降低學習落差之領頭羊;嚴格落實「行政減量」,將重心放在引導及支援教師教學;各校增加特殊專業人員(除心理師、輔導教師外,可另設語言治療師、閱讀障礙師),早期介入;以及從師資培育源頭做起,強調「與教育現場的密切連結」跟「教育愛」的激發等五大解方。
家長會長協會理事林哲民也認為,「台灣基礎教育的嚴重學習落差」,是值得大家重視的問題,並以個人三個時期的體驗,反思「如何面對學習落差」,從學生時代的「原來我也做得到」,到成為家長的「少說少做多傾聽」,提醒大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,才能提供適切的協助。
河堤國小校長杜昌霖覺得,親子其實都需要情緒教育,家長尤應放下衿持,照顧好自己的情緒,才有辦法帶好孩子;杏璞協會創會理事長廖璽璸醫師,則提出「社會情緒學習是『心』疫苗」,她以「三重腦」的科學證據,說明「由下而上」、「先同理再說理」及「引導而非做法官」,來處理孩子的情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