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】環保局13日舉行「台積電楠梓新建半導體廠擴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」初審議會,針對公民團體關心該案溫室氣體排放衝擊城市減量目標部分,環保局指出,經使用再生能源及製程設備改善等碳排減量措施後,減少54%排放,未來增量亦將隨再生能源佔比提升,而逐年遞減,環保局評估此案不影響高市2030年減量目標。
環保局表示,台積電目前於楠梓產業園區已啟動第 1、2期建廠興建中,面臨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全球佈局及需求,台積電擬於第3期廠東側啟動擴廠計畫,以延續先進製程、發揮產能群聚綜效。
13日上午舉行「原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土地新建半導體廠擴建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」初審會議,會中並開放公民團體、環團旁聽與發言,過程公開且透明,審議過程也相當理性和 平。
針對公民團體特別關注的「園區累加評估」、「淨零減排」、「空污抵換」及「綠電再生水」等議題,台積電明確指出,已將園區5座半導體廠開發的各項環境衝擊影響,疊加納入評估與分析,並承諾開始量產後,每年取得實際用電25%再生能源。
中長期目標為2030年取得60%,2040年取得實際用電量100%再生能源,未來也將辦理溫室氣體增量抵換,抵換比例每年10%連續執行10年。空氣污染物增量部分,將以1:1.2方式抵換,以達成實質減量,而工業用水,也由市府建置再生水廠,達100%使用再生水。
環保局又說,搭配「淨零示範區」推動後勁地區「再生能源」綠電方案,由市府主導建置太陽能光電,除減輕民眾用電負擔外,分階段加入在地企業與市民合作機制,透過直供、轉供方式,取得在地社區綠電,達成企業、民眾、環境三贏效果,此方案也獲台積電支持。
在「空品強化監測」方面,第一期園區將設置相關空品監測站,設置點位採用AERMOD空氣污染擴散模式模擬方式,執行污染物排放模擬,由模擬污染物著地濃度及其點位結果,設立4座空品監測站,相關模擬並需經專家學者審查確認。